No.1:泰科(Tyco)
泰科电子公司是泰科国际有限公司一个主要的业务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无源电子组件制造商,并在先进的无线、光纤类和全功率系统产品及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还提供布线产品及整体系统。泰科电子公司可提供40多个著名品牌的先进技术产品,这些品牌包括:Agastat, Alcoswitch,AMP, AMP NETCONNECT, Buchanan, CII, CoEv, Critchley, Elcon, Elo TouchSystems, M/A-COM, Madison Cable, OEG, Potter & Brumfield, Raychem, Schrack,和Simel 。
2007 年,泰科电子成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独立上市公司。
2006 财年,销售额128 亿美元, 其中,美国39%,中国11%,除中国外的亚洲地区16%,欧洲、中东和非洲34%。
在世界各地共拥有近 100,000 名专职员工,仅在中国就有 34,000 名。有8,000 名工程师以及为15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的 5,500 名销售人员。
历史
泰科电子基于两家公司,它们所拥有的工程技术实力和文化遗产都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成立于 1941 年的 AMP Incorporated 曾研发出无焊连接端子与电线的方法,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连接的一致性与加工效率。AMP 曾引领发展迅猛的接插件产业并占据端子、接插件及相关产品领先生产商的宝座长达 60 年,其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从多士炉到超级计算机的所有电子设备。公司很快便采取全球发展的战略,并首先于 1952 年和 1956 年分别在法国和日本成立了运营部门。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AMP 的全球运营已拓展至 50 多个国家/地区,年销售收入突破 50 亿美元。
Raychem Corporation 创建于 1957 年,其立足之本是当时的新兴领域——辐射化学技术(因而也被称为 Raychem),依靠该技术,公司创始人与材料专家携手合作,成功研发了很多产品,如航空线缆和热缩套管等。不久之后,Raychem 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的应用引进了更多产品,包括创新性的电路?;げ?能在电路故障处理完毕后自动重置)。
1999 年,AMP 与泰科国际有限公司合并,随后(同年)又并购了 Raychem。这两家电子产业界翘楚为后来泰科电子的发展共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更多的战略并购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产品组合,所生产的电子电气元件和系统已横跨 20 多个不同产品类别。如今,公司的产品组合已远不只是接插件,还包括:继电器、光纤、无线元件和触摸屏等,共计约 50 万种不同的零件号。
其运营范围已遍布世界各地超过 45 个国家/地区,而出于接近客户设施的战略目的,其生产设施也已部署至超过 25 个国家/地区。随着一些生产运营区域向新兴区域的转变(如中国和东欧),公司的战略也转变为在全球三大区域之间保持平衡的运营。
No.2:莫仕(Molex)
莫仕(Molex)公司是领先的全套互连产品供应商。莫仕拥有33,000多名高技能员工,致力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创新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和经销。莫仕(Molex)专注于接插件行业,拥有10万多种性能可靠的产品?;诒椴既虻淖试础⒍捞氐拇葱录际鹾托幸档淖ㄒ抵?,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全球客户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居于世界最大产品规模之列,包括电子、电气和光纤互连解决方案、开关和应用工具等。
已故的Frederick August Krehbiel先生于1938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布鲁克菲尔德创立了Molex产品公司。他将自己开发的一种塑料材料Molex作为公司名称,不久后用这种材料制造了各种产品,包括时钟盒、花盆、阀轮、盐片剂分配器。
1940年代,Frederick的儿子John H. Krehbiel Sr.加入Molex公司,他不久便认识到了该材料在电气绝缘方面的卓越性能及其重要意义。在40年代后期,Molex公司在注塑生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金属冲压生产,并为GE公司的Hotpoint提供了第一个接插件。
1950年代,Molex公司以其低成本的接插件端子产品迅速渗透到仪表市场。1953年公司推出了第一个插头插座式接插件产品线。在随后的几年中,Molex持续不断地扩大其在商用和消费品市场的产品种类。
1960年代,Molex公司第一次引进了尼龙插头插座式产品生产线,这也标志着公司由原来的Molex材料的制造商开始演变发展为一家立足于电子行业的Molex公司。
1967年,Molex公司成立了国际事业部。1970年在日本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1971年在爱尔兰建立了第二个海外工厂。今天,公司三分之二的年销售收入来源于海外生产和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Molex公司始终保持着与电子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在1980年代,公司扩建了产品生产线,以更好地为计算机和商业机器市场服务。公司还确立了自己作为汽车工业首选供货商的地位。
1990年代初期,Molex公司成功进入了全球性成长的行业,如电信、工业自动化和互联网等,由此再次证明了公司的全方位发展实力。
Molex已通过各种战略性的收购以及机构增长,扩展和加强了在关键市场的地位。2006年,Molex进行了目前最大的一次收购:收购Woodhead Industries,扩大了在工厂自动化和其它工业、严苛环境应用中的地位。
2013年9月9日,Molex公司9日宣布同意以72亿美元的并购价被科氏工业集团收购,预计交易于2013年年底完成。
No.3:安费诺集团(Amphenol Corporation)
美国安费诺集团(Amphenol Corporation)创立于1932年,是全球最大的接插件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84年进驻中国,1991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作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最佳上市公司,2006年的2月10日被命名为“安费诺日”。2008年列美国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IT企业100强54位,并荣登美国标准普尔500强榜首。2012年集团销售额达40亿美元。
公司分布
安费诺集团生产事业部遍布全球,分工合作,各肩负不同的生产目标。安费诺航空航天事业部厂房有675000平方英尺,超过1400名员工,结合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数控加工,压铸,成型,冲击和挤压,电镀,螺纹加工和工艺控制。安费诺航空航天事业部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墨西哥和中国也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在中国的主要工厂有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成都,杭州,上海,常州,西安和天津等。
在世界上安费诺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制造商的互连产品。公司设计、制造和市场电气、电子和光纤接插件,同轴和扁平带状电缆和互连系统。
主要产品
最主要目标市场的产品有通讯和信息处理市场,包括有线电视、移动电话和数据通信和信息处理系统,航空航天和工防电子,汽车,铁路和其他交通运输和工业应用。
No.4:FCI
FCI是世界范围内电子接插件的最主要设计者、生产商和供应商,其产品应用于汽车、通信、消费类电子、数据处理、工业机械等广大领域。FCI接插件因其专业的设计、精密的制造工艺和创新精神而畅销欧洲、美洲、亚洲众多国家。
FCI公司历史
FCI于1988年由Framatome组建,起初是作为核能领域外的一个多样化经营项目。经过20多次收购,20年之后,FCI已经成长为最大的接插件制造公司之一。
FCI于2005年被贝恩资本收购。贝恩资本是一家私有投资基金,在全球近75个工业领域和技术公司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包括汽车和通信组件领域,这些经验使得贝恩在财力、国际业务、和业务发展方面成为对FCI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No.5:SAMTEC
SAMTEC是总部在美国的全球电子接插件生产商。成立于1976年,总部在美国,致力提供各种各样的高速、高度和微型接插件方案。是一家通过同规模公司中最高标准5-AID&Bradstreet的私营公司,通过ISO9001认证,在十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分布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生产能力。有着选型灵活,质量可靠,交货快等优势。由于SAMTEC一向以交货快见称,故在业内有”SUNDDEN-SERVICE”,即闪电服务之美誉,能够在24小时内送出样板。并有完整的接插件封装图,测试报告等技术资料。三周左右的供货期对于生产在国外的厂商也处于领先地位。Samtec接插件使用100%液晶聚合物以及纯磷青铜和铍铜制造,拥有工防品级的技术参数,通过UL等相关认证而且符合Rohs标准。也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定制服务。灵活的设计以及严格的品质保证是Samtec不变的宗旨。
SAMTEC连续13年荣获北美电子行业最权威评估调研公司BISHOP接插件行业综合评比的第一名. 评比内容包括产品和流程质量, 技术, 新品开发, 售前售后服务, 合作态度和客户满意度等多项指标.
国内总部在上海,并且在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广州,南京,深圳都设有办事处。
SAMTEC是世界知名的接插件厂家,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新奥尔巴尼,是一家美国独资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设有多处生产基地: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
SAMTEC创建人SAM在创办公司时认为,只有与众不同的服务才能够占有已经非常拥挤的市场。他觉得一个公司能够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因此SAMTEC的“及时服务”这务有关客户服务的基本准则成为了SAMTEC不可替代的象征。
]]>2.MOLEX 莫仕—MOLEX公司是全球领导先的全套互联产品厂厂家。美国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和光纤。以开发世界最小型的接插件而知名。近年来又往天线,开关,LED方面发展。
3.Amphenol 安费诺—安费诺公司通过合并收购笼络了全球很多顶尖的接插件厂家。美国企业。产品主要在工防,航空,航天,通信方面比较有优势。(公司网址特别多,光在中国境内就有十几家不同的公司网址,其中深圳市一个地方就有六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网址,需要分公司的请到总公司的网址链接里找。公司网址:www.amphenol.com,)
4.FCI 法马通,富加宜—法马通接插件有限公司。法国企业。现在主要由风险投资控股。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通讯,汽车方面。
5.FOXCONN鸿海集团&富士康—富士康科技集团,在中国台湾省被称为鸿海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也是世界500强之一。但因富士康不仅仅只生产接插件?;股缒?,手机(苹果),显示器,检测仪器等等。在集团当中只有MIPBG事业群,主要从事电脑,数位内容,消费性电子产品所需的印刷电路板及移动电子设备接插件。NWING事业群主要从事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接插件、精密线缆与线缆装配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6.Yazaki 矢崎—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日本企业。成立于1941年,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主要生产汽车用电线组件、各种仪表、仪器、空调、太阳能供暖器,汽车用电线组件的接插件,其中,汽车接插件为其特长。
7.HRS 广濑电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日本企业。主要生产数码相机,摄像机,笔记本,液晶显示器等精密接插件。
8.Sumitomo 住友电气—日本三大企业之一住友株式会社住友集团旗下企业住友电气。公司主要生产汽车连接,电工工具接插件.
9.JST 日本压着端子—日本JST公司是日本第一家生产和销售无焊端子的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大阪,本部全称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公司主要生产线到线的端子,HSG(胶壳),以及线到板的端子,HSG,WAFER等。
10.JAE 日本航空电子—JAE日本航空电子,是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的全称。英文全称为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Limited简称JAE。初期主要生产日本工防产品用接插件。现主要生产电脑,通讯用接插件。在轨道交通等领域较有优势。
11.Delphi 德尔福—德尔福公司原为通用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德尔福的生产的接插件产品主要用于汽车上。
12.Foxlink 正崴科技&富港电子—正崴从1986年起以生产接插件及连接线等产品起家,发展至今包含电源管理及能源模组,并已延伸到无线通讯及光学产品。苹果公司的接插件连接线都是由正崴研发生产。
13.Luxshare 立讯精密—立讯精密工业股份公司。中国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核心产品电脑接插件已树立了优势地位,台式电脑接插件覆盖全球20%以上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接插件也有较大的优势。
14.KET 韩国端子工业株式会社—韩国端子工业株式会社。韩国企业。主要生产汽车,电子,通讯领域的接插件。在卫星,天线方面较有优势
15.Lotes 嘉泽端子工业股份公司 &得意精密电子—嘉泽端子工业股份公司。台湾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接插件,近期在天线生产上较有优势。
16.NAIS 松下电工—NAIS松下电工是日本松下电器旗下企业之一。Panasonic是松下电器(生产电视,冰箱等家电)。NAIS即Natianol松下电工主要生产电器,手机等接插件配件。
17.Jonhon 中航光电—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8厂)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高可靠光、电、流体接插件研发与生产,同时提供系统光、电、流体连接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其生产的接插件产品在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通讯、铁路、电力、电子、轨道交通、新能源、煤炭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8.Deren 得润电子—得润电子一直专注于接插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涉及电子接插件、电子电器线束、精密模具、汽车电子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通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汽车、医疗设备、工业等领域。我们与国内家电巨头四川长虹、海尔集团、康佳集团、创维集团形成了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已成长为中国大陆最具规模与实力的专业电子接插件制造企业。
19.HY 韩国然湖—HY 韩国然湖YEONHO.主要生产线对板,板对板等端子,HSG等。
20.Aces 宏致电子—Aces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电脑,通讯等高精密接插件。
推荐专题:接插件厂家排名
]]>近日,专注于全球接插件的调研机构Bishop and Associates发布了一份新的全球100强电子接插件制造商榜单,按照接插件制造商2016/2017年的总销售额进行了排名。
52.永贵电器
53.电连精密技术
54.合兴集团
55.NAIS(松下电工)
56.HY(韩国然湖)
57.Aces(宏致电子)
58.Acon(连展科技)
59.P-TWO(禾昌兴业)
60.SUYIN(实盈电子)
61.SpeedTech(宣得电子)
62.High-Top
63.承洧科技
64.瀚筌股份有限公司
65.日慎精工
66.建倚科技
67.Aliner
68.ELCO
69.CorningInc
70.Methode
71.StratosInternational
72.CooperIndustries
73.Airborn
74.EmersonConnectivitySolutions
75.WECO
76.EDAC
77.Meritec
78.PanInternational
79.Lumberg
80.Leoco
81.ConecCorp.
82.Hi-Rel
83.Honda
84.Multi-Contact
85.OmronCorporation
86.Autosplice
87.KEL Corporation
88.ITWPancon
89.PositronicIndustries
90.BelStewartConnector
91.NEUTRIKAG
92.StarconnConnectors
93.FCTElectronics
94.FujitsuComponents
95.RIAConnect
96.Preci-DipDurtalSA
97.ADCTelecommunications
98.Schaltbau
99.HirschmannElectronics
100.WearnesTechnologyLtd.
(注:前50排名是由Bishop and Associates发布,后50名排名是ittbank预估,排名无先后,仅供参考!如有遗漏错误之处请指正,电话25839333/400-0933-666,邮箱ittbank@ittbank.com。)
1.全球接插件行业处于稳步上升期,市场集中度高。
2009-2015年全球接插件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8.05%,2015年市场规模达562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618亿美元。
全球接插件市场集中度高:从1980年到2014年,前10大企业占行业市场份额的从38.0%提高到56.8%。
2.中国已成为全球接插件主战场,高端接插件行业快速崛起。
2009-2015年中国接插件市场规模增速达13.59%,远高于全球同期8.05%的增速,2014年中国市场份额达25.75%,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接插件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集中度低,随着高端制造业逐渐往中国转移,未来几年行业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成为国内接插件市场主题,国内接插件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
中国高端接插件行业快速崛起,中国电子元百强中接插件企业总收入增速远高于整个电子元件行业,还远高于全球前十大接插件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中接插件企业收入在全球接插件市场中的占比从2008年的1.27%,快速提升至2014年的5.32%。
参考台湾地区高端接插件企业兴起史,中国的高端接插件企业将成为下一批世界百强的主力。
3.并购成为世界接插件龙头企业主要发展思路:广度上“从一到多”,深度上“从多到一”。
安费诺——广度上“从一到多”,疯狂并购的最纯接插件平台型标的;
泰科电子——深度上“从多到一”,打造严苛环境产品综合供应商。
4.学习国外龙头发展经验,寻找国内接插件标的中的王者。
我国相关重点企业:立讯精密、永贵电器、中航光电、得润电子、航天电器、电连技术等。
常用接插件的分类
接插件行业的上游为各种金属材料、塑胶材料和其它材料的制造业;下游为汽车、电信与数据通信、计算机与周边产品、工业、工防与航空、运输、消费电子、医疗等行业。
接插件我国重点企业
立讯精密:最先进入全球top10的中国企业,对标安费诺——潜在市值达千亿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接插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核心产品电脑接插件已树立了优势地位,台式电脑接插件覆盖全球20%以上的台式电脑,并快速扩大笔记本电脑接插件的生产,公司已经开发出DP、eDP、USB3.0、ESATA等新产品,同时公司正逐步进入汽车接插件、通讯接插件和高端消费电子接插件领域,拓展新的产品市场,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公司是USB、HDMI、SATA等协会的会员。
从2009年开始,立讯精密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高端接插件企业,充分受益于高端接插件制造业往中国转移,起营业收入处于高速增长期,2009-2015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0.88%,2015年营业收入达101.4亿。毛利率一直稳定在20%左右,2015年毛利率达22.88%。
公司致力打造接插件平台型企业,产品覆盖电脑、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
公司是全球台式电脑接插件龙头地位(市占率20%以上),还是全球首批实现Type-C产业化的接插件公司;
高端消费电子接插件领域,公司布局无线充电、FPC、马达。
同时公司正逐步进入汽车接插件、通讯接插件。
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将率先受益电脑、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等领域千亿级高端接插件市场。
永贵电器:“轨交”深度、“接插件”广度双发力,有望复制泰科、安费诺龙头模式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接插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包括铁路客车接插件、铁路机车接插件、城轨车辆接插件和动车组接插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专利16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发明专利5项,外观专利26项,其中包括轨道交通接插件产品、新能源电动汽车接插件产品、通信接插件产品。公司产品经CRCC认证,且通过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供应商资质审核,在轨道交通接插件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9年开始,永贵电器立足国内轨交接插件绝对龙头地位,充分受益于国内下游轨交高端接插件市场进口替代和高景气度,起营业收入处于持续增长,2009-2015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87%,2015年营业收入达5.11亿。毛利率一直稳定在50%左右,2015年毛利率达45.02%,毛利率下降是由于前期对于电动汽车接插件、通信接插件以及工防接插件布局使得前期成本上升。
永贵电器致力打造“轨交”和“接插件”两大平台,深耕“轨交”深度:
立足轨交接插件龙头地位,内生布局轨交传感器、高铁WiFi、油压减震器、列车计轴设备等轨交新产品;
外延“接插件”广度:除了轨交接插件,公司还通过外延收购布局新能源汽车接插件、电脑及消费电子接插件、通信接插件、工防接插件等领域。
公司战略优先布局“轨交”+“接插件”两大千亿级市场,未来三年高成长格局已定。
中航光电:工防接插件冠——“民事融合”典范,新能源汽车、通信、轨交等多高成长领域布局
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也是国内专业致力于光、电接插件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并全面提供整套接插件应用解决方案的知名工防企业。公司拥有高密度圆形电接插件、圆形线簧电接插件、矩形线簧结构电接插件、光纤光缆接插件四条国工防生产线,GJB599系列型谱被列入总装科研项目。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光无源器件首批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电源系列产品通过TUV、UL及CE认证。公司研制的接插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公司产品的高可靠特性。
从2006年开始,中航光电立足国内工防接插件绝对龙头地位,充分受益于国内工防、新能源汽车、通信、轨交等多下游高端接插件市场的高增长,营业收入不断提升,2006-2015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73%,2015年营业收入达47.25亿。毛利率一直稳定在33%左右,2015年毛利率达33.70%。
中航光电通过内增外延,布局新能源汽车、通信、工防、轨交等多高成长领域。
工防领域:公司产品覆盖各大工防领域,拥有我国最全的四条国工防生产线;
新能源汽车接插件领域:公司目前国内市占率第一,未来将有望进入国际市场;
通信接插件领域:首批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公司,是华为、中兴、三星核心供应商,受益于通信巨头国际市场开拓;
其他领域: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医疗齿科、液冷系统等领域也在积极开拓,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得润电子:家电接插件龙头,打造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两大领域综合服务商
公司主要业务为各类电子接插件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包括家用电器接插件、精密电子接插件、精密模具及精密组件、汽车接插件产品等??突Оê6?、康佳集团、四川长虹及创维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是我国家用电器与消费类电子行业的主要供应商,公司80%的收入来源于国内市场。
从2006年开始,得润电子立足国内家电接插件龙头地位,充分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汽车等多下游高端接插件市场的高增长,营业收入不断提升,2006-2015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19%,2015年营业收入达30.38亿。毛利率一直稳定在19%左右,2015年毛利率达17.99%。
公司致力于打造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综合服务商:
消费电子:产品包括家电接插件、电脑接插件、LED接插件、FPC、通讯接插件,公司现已完成USB Type-C产品研发及前期客户导入,技术优势明显;
汽车电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接插件及线束供应商,产品还覆盖汽车安全和告警传感器,通过外延并购抢先布局车载充电机、车联网、ADAS,打造未来的汽车电子综合服务商,充分受益智能汽车时代。
航天电器:工防领域领先接插件企业,还致力于研发高端继电器、微特电机等高潜力产品
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骨干企业,公司研制、生产的继电器和电接插件性能指标优越,大多数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并且部分继电器和电接插件属国内独家开发和生产,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司80%以上的产品销售给航天、航空、电子、舰船等领域的高端客户,公司先后参与了我国“神舟”飞船及运载火箭的产品研制配套任务。
从2006年开始,航天电器国内领先的工防航空接插件制造企业,充分受益于国内工防品中接插件、电机及继电器需求增加,营业收入不断提升,2006-2015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58%,2015年营业收入达18.73亿。毛利率从2009年后一直稳定在40%左右,2015年毛利率达36.20%。
公司工防品打基础,民品描未来:
公司工防品业务约占70%左右,主要涉及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领域: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防航空接插件制造企业,还研发高端继电器,其接插件和继电器产品,大多数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并且部分属国内独家开发和生产,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公司还储备了微特电机新品,子公司贵州林泉伺服电机可靠性强、精准度高,已经进入到各类工防品领域,有望受益微特电机行业高增长。
公司还有部分民用业务,主要涉及通讯、轨交、石油、家电等领域,将是新的业绩增长点。
近年接插件行业发展的过程
全球接插件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式
接插件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前十名接插件公司市占率近60%,中国企业正在迅速分食市场。产业整合已经渗透到包括电子工业的各个行业,加速了接插件产业整合,接插件行业的集中度也在逐渐提高。自1980年以来,前10名的公司稳步增加自己在整个接插件市场中的市场份额。1980年,前10大企业占行业市场份额的38.0%。2014年,前10大企业已经占世界接插件需求的56.8%。不过,随着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接插件增长最快和最大的市场,其整体市场格局还是稍有变化的,中国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前十大接插件厂商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57.6%下降到2014年的56.8%,就证明随着中国企业崛起,全球接插件大格局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
汽车、电信与数据通信——接插件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从终端产品的应用领域来看,2014年对接插件需求最大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四块:汽车(22.2%)、电信与数据通信(20.4%)、计算机与周边产品(16.3%)、工业(11.9%),这四块总共占了接插件下游70%的市场,其后依次是工防航空、运输、消费电子、医疗、仪器仪表、商业与办公设备等。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接插件市场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接插件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亚太(不含日本和中国)五大区域,这五大区域占据了全球接插件市场 90%以上的份额。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北美、欧洲和日本接插件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下滑态势,而以中国及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成为推动全球接插件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接插件行业增速远高于全球。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全球接插件的生产重心也同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基地。中国接插件制造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接插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成为全球接插件市场最有发展潜力、增长最快的地区。2000-2010年1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34%。同期欧洲、北美和日本增长率分别为2.07%、-3.73%和1.39%。2011年中国接插件的市场是112.96亿美元,攀至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的23.4%,中国接插件行业2009-2015年复合增长率达13.59%,远高于全球同期8.05%的增速。
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接插件市场。从2003到2015年,随着中国接插件市场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2015 年市场规模达145 亿美元,所占份额已从2008 年的20.9%逐步提高至2015 年的26.13%,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接插件消费市场地区,比第二名欧洲市场多出20%。
我国生产的接插件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我国生产的接插件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机器占有率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目前我国接插件发展正处于生产到创造的过渡时期,对高端接插件,特别是汽车、电信与数据通信、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工业、工防航空等领域需求巨大,使得高端接插件市场快速增长。
全球高端接插件制造业将逐渐往中国转移
全球制造业转移路径:美国→日本→亚太→中国→东南亚。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就是高端国不断把本国制造成本高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到具备基础条件的次级国,通过这样的链条一级一级的传递下去。次级国取得先进国的技术和资金,不但可以扩大就业,也可以提高本国的消费,反而促进了市场的扩大,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因为人力成本低、当地政府补助、有了一定生产技术基础等利好条件,世界制造业在2000年左右大规模进入中国,国内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世界工厂”,然而之前国内的制造业大多数集中在“中低端”制造业,未来几年国内高端制造业将成为主流。
国内接插件厂商数量众多且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被外企占据。我国接插件行业起步较晚,接插件市场集中度较低,国内接插件生产厂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接插件制造厂商有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约300家,占据高端接插件产品的主导地位;本土制造厂商约700余家,但受限于规模小、技术积累不足和资本实力较差,本土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偏低的中低端产品。
国内接插件市场产品结构将逐步升级,行业集中度正逐渐提高。随着计算机、汽车、通讯、家电等下游行业对高端接插件需求逐渐增大,下游厂商对配件供应商的产品品质、研发实力、价格水平、交货期限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众多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对高端接插件产品进行研发。在此推动下,未来几年国内接插件市场产品结构将逐步升级,行业整合将成为主题,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达842家,截止到2014年年底达882家。企业数目相对于2010年的1000多家,已经减少了100多家。国内接插件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国内Top3(立讯精密、中航光电、得润电子)接插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0 年的5.8% 提升至2015 年的17%,但仍然远低于国际三巨头的30%,这说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为行业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并购成为世界接插件龙头企业发展主要手段:广度上“从一到多”,深度上“从多到一”
接插件龙头们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并购史。根据英康(Encnn)接插件管理咨询机构统计,从1990年开始,接插件产业经历了好几百次的收购和合并。而其中大部分的并购是由全球前十大接插件公司完成。例如:
TE连接收购Thomas & Betts’ 的接插件部门、DEUTSCH、ADC和许多其他公司。
Molex公司收购了Woodhead、FCT、Affinity Medical,Luxtera’s 的Merge Optics以及其他公司。
安费诺收购泰瑞达的高速接插件的业务、FEP、以及几十个其他公司。同时它收购了FCI公司的接插件的企业。该交易在2015年12月完成。
德尔福收购FCI汽车接插件业务。
1、安费诺:广度上“从一到多”,疯狂并购的最纯接插件平台型标的
(1)安费诺营业收入稳步上升,打造接插件平台型企业
安费诺Amphenol是全球最大的接插件制造商之一。安费诺公司是手机接插件第一大厂,最擅长的精密接口连接,如SIM卡接插件,SD卡连接、USB连接、HDMI连接、RF转换等。近年通过合并收购笼络了全球很多顶尖的接插件厂家。产品拓展覆盖了工防,航空,航天,通信等方面。
自2008年经济?;螅臼杖胛炔缴仙?,且毛利率一直稳定在31%。公司产品分为互联产品和产品线缆,其中互联产品(接插件)是主要业务,其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90%以上,从2008年经济?;?,公司营业收入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很稳定,其毛利率从2008年开始就维持在31%左右。
安费诺致力打造接插件平台型企业。安费诺致力于打造接插件平台型企业,从公司成立开始,安费诺就立足于自身计算机及消费电子龙头地位,通过收购布局接插件多下游应用领域,其业务收入主要涵盖移动设备、汽车、工业、通信、工防航空五大板块。
(2)收购是增长的主要原因:重点布局汽车、通信、工业、工防航空四大主流应用领域
通过收购公司接插件业务保持高增长率。从2003年到现在,安费诺每年都会至少完成一次收购,几乎每年并购都占其现金用途中的主要部分,2003-2015年期间,并购所用资金总额占公司所配置现金总额的50%以上。并购大多数是为了横向拓展接插件业务领域,使得接插件业务快速提升,这也是其营业收入保持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安费诺接插件业务收入在全球接插件市场份额也从2003年的3.79%,迅速提升至2015年的9.32%。
安费诺收购计划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TE Connectivity (TE)是全球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厂家,接插件行业的唯一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泰科电子是一家全球化的电子组件、网络解决方案、特种产品及海底通讯系统供应商,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约50万种产品,用于连接和?;ごゼ吧罡鞲龇矫娴牟分械牡缭春褪萘?。主要产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电力,医疗,汽车,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网络方面。
(1)从2007年起进行了多次产品结构调整,泰科电子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从2007年开始,围绕着打造全球领先严苛环境下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进行了多次产品结构调整:
在2007年,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四块:网络解决方案、电子元器件销售及服务、海底通信、无线系统;
在2009年,公司将无线系统业务剥离;
在2011年,公司剥离了电子元器件销售及服务、海底通信业务,并进入了两块新业务:通讯及工业解决方案、运输解决方案;
在2013年,公司剥离了通讯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并拓展了两块新业务:工业、消费品解决方案;
在2015年,公司再次剥离两块业务:网络解决方案、消费品解决方案,又增加了通讯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
(2)探索泰科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因:通过并购布局高景气度市场,打造严苛环境产品综合供应商。
泰科电子调整产品结构的初衷:瞄准高景气度下游市场。公司目前业务分为三块:运输解决方案、工业解决方案、通讯解决方案,2015年三块对应收入分别为63.5亿美元、31.8亿美元、27.0亿美元。而公司产品结构调整至这三块也是因为这三块业务分别对应了三大高景气度市?。?/p>
运输解决方案:产品(ADAS/安全系统、汽车排放&资讯娱乐)——汽车市场规模每年增速达4-6%,产品(传感器)——每辆汽车传感器的价值将从200美元上升至400美元;
工业解决方案:产品(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中机器人市场以每年2.5X速度增长,产品(新飞行器设计)——新的飞行器中设备市场每年超过2X,产品(医疗设备集成)——微创医疗市场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通讯解决方案:产品(物联网)——专注物联网的物理层市场,产品(数据增生)——联网设备市场从现在的64亿美元将增长到2020年的208亿美元,产品(智能家电)——更多智能家电的应用使得该市场增速达3X。
泰科电子调整产品结构的方法:收购领域内的龙头。公司在瞄准下游高景气市场后,通过收购该领域内的龙头企业进行新业务的外延拓展,打造严苛环境产品综合供应商:
2012年,Deutsch——工业运输、航空航天、工防等领域内领先的德国接插件公司;
2014年,Seacon——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内的领先的水下接插件公司;
2015年,Measurement Specialties & AST——领先的传感器组合制造商;
2015年,Polamco——全球领先的高精度接插件、后盖、互联配件及自定义连接解决方案供应商,下游覆盖工防、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等多个领域。
2015年,AdvancedCath——全球领先的高级导管系统供应商,其救生治疗领域技术世界一流。
2015年,SIBAS CONTACT——全球领先的工业重载接插件制造商。
2016年,Creganna Medical——全球领先的微创医疗设备设计、制造、服务供应商。
2016年,JAQUET technology group——全球领先的速度传感器供应商,应用于工业等领域。
产品结构调整后,泰科电子股价一路高涨。渡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泰科电子从2009年开始经过多次产品结构调整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的青睐,从2009年开始,公司股价从谷底价7.40美元/股,一路高涨,2015年最高时股价达73.73美元/股,公司市值实现了翻十倍的惊人表现!
推荐专题:接插件厂家排名
]]>